時間:07.04.27


  天氣:陰有山嵐


  成員:小蝸牛3隻


  難度:★★★


         一連幾天的春雨後,難得的陰天已經是此季節裡讓人遊興浮動的日子了,上山前本就不敢指望有著和上回相同的藍天 ,心中盤算著只要不下雨,迷霧中的山林本該有另番滋味。由於今天規劃的路程較遠些,所以一行人在交通繁忙的上班時段,便已啟程。望著窗外的車流,多數是要一天工作的開始,這一天,幸福的我們,就暫時將工作拋一旁吧!


        車子來到竹子湖產業道路的盡頭,見了公告:前方道路經專家學者探勘有崩塌危險,故予以封閉。唉!這告示牌看來是永久性材質作成的,板上淡淡的青苔,也顯示此公告的豎立是有些時日了,看來這路是永久封閉了。3人只得回頭往第一登山口尋找新出路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 此登山口的入口處,有攤賣野菜的小館,說是小館,似乎過度抬舉了,那是家桌椅散佈在林中的食堂,算是大型的小吃攤吧!竹子湖靠近頂湖一帶,如此般的小館似乎不少,今天的店家休息不營業,想想,如此的日子登山客少的可憐,用餐的客人想必是更少了,休息應該是明確的決定。跨過馬路,迎接我們的是整齊的石梯步道,左側還有水泥作成的竹欄杆,欄杆上長滿了瓜子厥,摘了幾片葉子就這麼在耳邊折斷,一小聲清脆的聲音就如磕瓜子般。這是成長於山中,孩提時曾經多次玩過的小遊戲。石階來到一個相對高點後,開始往下,幾分鐘後,右側出現了另一岔路,這岔路也是泥濘小徑的開始,雖說前幾日的降雨浚濕了道路,但在這林木蔭日的小徑,幾日的乾爽恐怕也無法完全將水分子撥離吧!蜿蜒的小徑開始沒多久,路旁開始結著或粗或細的麻繩供人攀拉,是此程的第一個陡坡,陡坡結束,一片與人齊高的芒草原就展現在眼前,小路兩側就是貼身的芒草,走在其中似乎隨時會被這隨風搖曳的芒草給吞噬掉。 望眼前方,濛濛的山頭則是稍後的目標 。離開芒草原,再度進入另一段的泥濘小徑,兩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旁雜木不時綑綁著登山隊布條,有時也會有著明顯路跡從低處的左側匯入,但沒有路標指示此路通往何處,但總是通往山下的某處吧。在南峰山腳下,計算著至山頂的距離是275公尺,比標準運動場足足少了125公尺,但陡峭的山勢,濕滑的土地,本就影響前進的速度。雖有繩索可供借力,但為了不讓拉扯中晃動厲害的繩索相互影響,往往得一人過了繩節點,下一個才能接著上去,如此一人接著一人,一段接著一段,就這麼花掉了我們大約30分鐘的時間。 


    


南峰路上的小水坑,其中有樹梢落下的小花,像極了小星星,可惜相機功能不彰,模糊了點


        上峰頂時(南峰海拔高960公尺),一大片雲霧正籠罩山頭,冬季強盛的東北季風在四月仍未完全退去,風聲和雲霧席蓋了我們的世界,而兩旁的芒草、小樹因風快速擺動所發出的聲音,正和風聲在爭鳴。在這裡,沒有展望,彷彿被世界所遺忘了,正陶醉於這樣的感覺時,電話鈴聲在此時劃破了風聲,唉!手機響了。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風頂上數草皆被強盛東北風吹的到向西南方


        下南峰的途中,遇到了此行的第一人,只見他身手俐落快速由下往上朝我們接近,此人正和朋友打賭7個半小時內完成拓印「陽明山東西大縱走活動,賭注是一桌5000元的晚餐。10個拓印點由西至東分別是向天山、面天山、大屯西峰、南峰、主峰、七星主峰、東峰、竹篙山、石梯嶺及頂山,對我們來說是不可能的任務,而他可是自信滿滿的,此人告訴我們,連他太太都說他好面子,或許在好面子的驅使下成功的機會多點吧!至於結局誰勝誰負,是個謎吧!


       下山並不比上山來的容易,仍得用盡氣力避免滑倒,不知誰先說:上山容易下山難。接著什麼請神容易送神難、生子容易養子難、花錢容易賺錢難都出來了。在一次計算西峰從登山口到山頂僅75公尺,這段路雖短,土壤也比南峰來的乾燥紮實,陡峭程度絕對在南峰之上,腳所能尋找施力的踏點少,間隔也相對遠,對個頭矮小的人是吃虧了點,但整體而言還是西峰容易些。上了西峰,天空稍微開了點,朝西北望去是淡水河口、觀音山及北投一帶,北方則是面天山、向天山,南峰也露臉了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前方原錐為南峰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到此一遊(不是我喔) 


        在西峰(980m)停留的小段時間,發現西峰的人氣顯然比南峰人氣高些,或許西峰是銜接面天山、向天山 、三清宮而後可搭乘小公車下山的要塞,不像南峰,若自我們登山路經的另一側下山,所銜接的是大屯主峰,如此一來要在時間內返回市區,所花費的時間將更長些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隊友下西峰攀繩照


         飽覽過週遭群峰、台北盆地、淡水河、峰與峰間翠綠的谷地後,三人循著原路下山,鞋底的溝縫填滿了泥土,道路因此變的更加滑溜,下山的速度更慢了,我佇立在一棵綁著登山路條的小樹前,等待著隊友緩慢的步伐,看著路條上都有著登山隊伍的隊名,當下想想,我們也該有個隊名啊,那就--蝸牛吧!終於在四個多小時後,回到了石梯道上,看看時間,大伙決定繼續往中正山前去(中正山海拔高646公尺,位於大屯南峰南邊斜山脊嶺端。中正山原名彌陀山,又叫十八份山或大竿林山),此時我們所在位置的海拔仍高於中正山,所以我們是下山前往中正山頂,全程約1.1公里。在峰頂上有座兩層樓的觀景台,有著180度的展望,主要是文化大學所在的華岡及天母、北投一帶。沒有太多的逗留,變踏上了回家的路程,當然囉!來時路得再走上一回,不過是由下山換成了上山。


          


中正山觀景亭看文化大學(母校)


        在陽明山晃蕩了許多年,由下往上看,始終搞不清哪座是大屯西峰,哪座是大屯南峰?中正山上樹木修剪的中正兩字,曾經明確的指引著中正山的所在,如今,中正兩字早已被時光淹沒在樹林中了,山林終究還是山林,歷史的紛擾就遠離山林吧!


附註:小蝸牛登山隊自此成了隊名,成員不多3個是小,行動力慢是蝸牛,有興趣或許歡迎加入喔!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t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